2)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开始了_我的1982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术总监作为男性的一头长发。

  所以,误会后的赵老师解释:我没看出来,就看着这小辫儿……

  在这里,“小辫儿”成了流行文化在传统艺术面前异像的具化。

  按照李忠信的想法,这种新兴的流行文化,已经在不同维度以千奇百怪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,满足了我们大部分的情感需求和审美需求,你甚至很难精准的去定义它。

  而客观上,流行文化的崛起又与传统艺术观众基础的式微并行,加之和传统艺术迥异的诞生背景、审美特征,注定了来自传统的先天误解。

  传统面对流行,就像那句“这闺女长得真俊啊”,其中困惑、误解溢于言表。

  但这误解背后更深层面我们应当看到,流行和传统存在的互补融合。

  这个小品当中,艺术总监希望通过和评剧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老师合作拍摄评剧MTV,赵丽蓉欣然应允。

  如果不是赵老师在台上的动感演绎,我们还不知道《报花名》原来还可以这样唱,真是传统与流行的完美结合。

  不仅如此,巩汉林在服装设计的环节的表演也是入木三分,现在听里面的台词依然可以引来阵阵笑声,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。

  看到这里,李忠信觉得,这个小品反应的深层次的东西很多,可以这样来进行比喻,流行和传统各取所需的合作基础已经清晰。

  对流行文化而言,传统艺术精致、绵长的内容能量,能够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艺术滋养,进而通过流行文化强大的内容变现能力转化为利益。

  而传统文化在流行包装下不但可以具备更广泛的传播力,且经济补偿也有助于改善传统艺术的生存环境,就好像赵丽蓉老师在小品中所言:我们排戏正需要钱,因此,融合产生共赢,但以什么形式融合,这才是最难的。

  小品中,“艺术总监”的融合方式就显得非常粗暴。

  艺名,他以好莱坞影星玛丽·蒙泰斯(玛丽亚·蒙特兹)和波姬·小丝为蓝本,给赵丽蓉老师取了个艺名叫做玛丽·姬丝。

  于是在老艺术家这里,这个流行艺名变味成了“麻辣鸡丝”。

  从玛丽·蒙泰斯、波姬·小丝到麻辣鸡丝,融合的味道又辣又怪。

  李忠信记得,麻辣鸡丝这四个字,也算是九五年时候的一个流行语了。

  李忠信知道,每年春晚,赵丽蓉都在挑战自己的年龄极限,唱歌、跳舞、练武术,为了出新,她的小品中总是十八般武艺样样全。

  鲜为人知的是,从1992年春晚排练开始,年轻时在戏班落下的腿伤一直在折磨着赵丽蓉,《如此包装》最后,赵老师一个踉跄跪在地上,不少观众以为是有意设计的,其实那是她腿伤发作,意外摔倒。

  李忠信还知道,这位老人没有经历过什么很了不起的事情。也没有受过什么高等的教育。但是她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。她热爱自己的事业。在面对新鲜事物时,她坚持学习,不断努力,也是因为她那颗坚持的心,成就了很多的作品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