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36章 高梁河的梁子_步步生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律休哥现在仍以为是赵元佐为帝,并不知晓中原的惊天巨变。

  “高梁河一战,我们中了耶律休哥的计,仅此一计,一败涂地。如果朕所料不差,我们现在也可以设下一讲,北朝兵势正骄,正可一战而委挫之!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!“杨浩下了断语。

  杨继业略一思忖道:“官家所言甚是,不小……这毕竟是我们的猜测,此计不可不用,却也不可全然依赖此计,总要做好两手准备,如果证明北朝早已知晓我国动静,并不中计,就得立刻改弦更张,中规中矩地打上一仗了。”

  杨浩颌首道:“理因如此……”

  他看弄左右,轻轻一笑道:“好吧,就按照这个思路,具体如何行动,就由潘将军、杨将军、李将军你们三人议定,朕只有一个要求,要快,迟则生变!”

  开玩笑,身边有个潘美、还有个杨继业,再加上一个小一辈中的战神李继隆,当然,现在的李继隆刚刚出道,战阵历练方面还不够多,任何一个杰出的将领,包括辽国那边那位风头正盛的大于越耶律休哥,如果没有足够的战场历练,也未必就如历史上的他们那般杰出,但是至少眼下他们已经开始渐露峥嵘,有潘杨二将总揽全局,也不怕李继隆会有什么太冒失的决定。

  既然如此,制订什么战术哪还需要他这位皇帝来露怯,他若处处指手划脚,臣子们还不好驳他,弄不好就成了第二个赵光义。术业有专攻,手下既然有了人才,这事儿还是交给专业人才为好,如果他们都打不赢,自己出面也是白给。别人是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,杨浩却是早对他们的能耐有了定论,当然要做个甩手掌柜。

  潘美和李继隆不知他的心意,见官家如此信任,不由感激涕零,哪有不弹jīng蝎虑、鞠躬尽瘁的道理,很快,一个行动方案在这三大智将的朕手谋划下便热气腾腾地出炉了。

  这时,营帐外已飘起了零星的雪……

  零星的雪花,如飞琼碎屑,一大早,耶律休哥从各路兵马中jīng挑细选的八万铁骑便渡过唐河,在定州城外列开阵势,骂阵叫战了。

  攻坚非辽军所长,头几年银州一战叫他们从折子渝、折惟正挥军攻城的场面上,首次领略到了汉人jīng良的攻城器械的巨大作用,也多少学到了一些攻城术,不过像杨浩所用的那么jīng巧的攻城器械,他们是造不出来的,这一次赵光义败退的太快,制造的大批攻城器械都丢在了幽州城下,根本来不及销毁。辽军快马南侵,受阻于边关后,猛地想起了赵光义遗弃的这些攻城器械大有用处,立即着人从后方运输过来。

  当初赵光义是快速兵临幽州城下,就地取材,一边攻城打援军,一边rì夜赶造出来的这些攻城器械,现在要把这些庞大的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